拋鋼丸使工件表面金屬向上擠起,將導致尺寸加大, 因為測量是在被擠起金屬的波峰頂部進行的。這些波峰的高度, 以及因此產生的尺寸凈變化將取決于受拋金屬和拋丸參數, 同時波峰高度直接關系到受拋表面的粗糙度。 在原始表面以上的波峰高度通常微量之間變化。零件的長、寬尺寸一般變化不大, 但特別長和薄的零件,又要劇烈受拋丸者除外。
鋼丸對中碳鉆鎳鉬鋼在不同顯微組織狀態下進行粘著磨損試驗, 發現硬度與耐磨性沒有線性關系。結果表明,鋼丸僅從硬度判斷耐磨性并不總是恰當的。鋼丸磨損后的表面硬度, 發現磨損與表面硬度有良好的線性關系, 如在不同的熱處理狀態下,用兩條直線比用一條更能說明體積硬度與耐磨性的關系。在淬火馬氏體和低溫回火馬氏體的狀態下,鋼丸耐磨性隨硬度增加而明顯提高。在退火和300°C以上回火后, 硬度増加則耐磨性變化不大。研究和生產實踐表明,鋼丸成分有時硬度相當而耐磨性差異很大,除與基體組織有關。